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成分,能够限制可溶性物质和细胞等从血液进入大脑。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外周内皮细胞相比具有一些相同特性。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在许多细胞间紧密连接,产生很高的跨内皮阻抗,延迟细胞旁的通量;脑微血管的内皮细胞间衔接得十分紧密,不象其他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那样有较大的缝隙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乏内皮细胞的窗孔结构,其液相物质胞饮水平较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不对称定位酶和载体介导转运系统,从而产生 “两极分化”的表现型。 与外周内皮细胞相同,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细胞粘附分子,调控白细胞进入大脑。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器官特异性,内皮细胞通常取源于疾病研究的相关组织。
名称 体积 浓度 保存条件 原代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 500ml 1× 4℃、避光 原代内皮细胞培养添加剂 5ml 100× -20℃、避光 胎牛血清(FBS) 25ml 终浓度5% -20℃、避光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P/S) 5ml 100× -20℃、避光
T25培养瓶 收到细胞后检查外包装及细胞培养瓶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漏液等问题,请即时联系。正常请进行以下操作: 1. 75%酒精棉球擦拭T25细胞培养瓶外部。 2. 将细胞放入37度培养箱中预温3-4小时后再做处理,以稳定细胞状态。 3. 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细胞进行不同倍数拍照保存(40×,100×,200×各一张) 前三天照片为重要售后依据,不提供或未拍照默认收到状态良好。 4. 贴壁细胞:若细胞密度低于80%,无菌操作去掉培养基。加入准备的5-6ml培养基放37度培养箱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80%以上进行传代。密度80%以上,可以将细胞传代处理。 悬浮细胞:将瓶内所有培养基离心收集,重悬计数根据密度进行分瓶,密度在3-5x10^5/ml为宜。 2ml冻存管 收到细胞后,检查外包装情况和箱内是否还有干冰。如有外包装破损干冰已完全挥发等问题,请即时联系。正常请进行以下操作:将细胞取出转移至液氮保存或-80度冰箱(不超过一周),建议尽早复苏。复苏第一管后有活性状态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会有技术人员与您沟通指导后再复苏第二管。特别说明:两管一次性复苏出现问题不做售后。 15ml离心管 75%酒精棉球擦拭15ml离心管外部去封口膜,将15ml细胞悬液均匀接种到2个T25规格培养瓶,第二天观察细胞状态,根据密度进行换液或分瓶。